找到相关内容12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金刚经札记(2)

    下手之方便在于发菩提心,故以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为此经之主题思想。  第七 《金刚经》的逻辑结构  综观《金刚经》,不但有其清晰的主题,并且其逻辑结构也很严谨,让人一睹,层次分明,一目了然。这...   第六 《金刚经》的主题思想   我佛释迦牟尼,于无量劫前早成正觉,只因我等迷真逐忘、背觉合尘,身怀无价摩尼宝珠而行乞,心蔽本有佛性而起惑造业,广行杀、盗、淫、妄等种种事,如是因感如是果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265508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4)

    符佛旨,下合众机,既是这次法会能否圆满成功的关键,又是感佛宣说此经的增上缘。这充分说明作为这次法会的当机,则须具备忍辱成就的深厚涵养和曲为物机的善巧方便。  第七 别序之“如来印许”   丙二、...正从侧面说明了如来于此会中秘化二乘的权巧用心。  第六 别序之“正请发问”   戊二、正请发问  世尊: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  解字  [善男子、善女人...

    金刚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465510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1)

    非常简单:「一部分是在天国,一部分是在烈火。」(《古兰经》第四十二章第七)又说:「凡是作恶,且被罪恶包围的人,均是永居火狱的。」(《古兰经》第二章第八十一节)  在回教,善与恶的标准,但看你是否接受了...名,接上基督教及犹太教的信仰,便成了回教。  第二 回教的教主  穆罕默德的出生地  穆罕默德的生年不可确考,史家各有不同的主张,多数 人则以为是在西元五百七十年,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,属于阿拉伯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669630.html
  • 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(2)

    注 六:镰田茂雄『中国佛教史』第一卷,『初传期?佛教  』,序章,第七,中国佛教史?时代区分,( 东  京大学出版会,一九八二年)页六三─七四,引高雄  义坚『宋代佛教史?研究』,常盘大定『... 。  注六十七:『出三藏记集』卷八『正法华经后记第七』,页五  六下。  注六十八:参见常盘大定『中国文化史迹解说』第五卷,页三  九。『图版』第五卷,页四三─四五。(京都,法藏  馆,一九七五年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4070823.html
  •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

    含义,一方面自述自己亲遇祖师,接受教  诲,来此结庵自修,切莫生退转心,放下一切生死念头,苦修下去,  即使不幸早死,也没有什么罪过,同样地,对有意上山结庵修行的人  也该有如此决心才对。第七是总结,...第四句末字  押韵,这是第一部分,可说是此歌的引言。其次,均依三、三、七、  七、七言五句为一节,其中每逢第二句、第三句、第五句末字押韵,  共七,为第二部分,可说是此歌的主题,此歌基本上是托事物以言...

    林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3570922.html
  • 蔡瑞霖: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

    世亲中期如《佛性论》或真谛之《起信论》发展等,亦足以成为第四个重要对比项。关于此,已逸出本文范围,且勿论。底下,我们以第二对比项(第五节)及其第二个子题(第七),和第三对比项(第六)为范围,进入...、奘基一系将唯识学发展为法相宗,都有逐步强化主体性的意味。可以说,超越主体性的建构世界和识转变而变现外境,是同质同类的宣称了。   第七 安慧「识转变」争论的现象学解决   「解释的对比」和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4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2)

    的历史年代、人物、历史事件,相互之间由许多冲突与矛盾。虽然有这些缺点,但仍不失为研究西藏密教的参考资料。   第七 第巴仁蚌巴的噶斯政权   自公元1618年第巴仁蚌巴推翻帕竹葛举派在卫藏的...会见。忽必烈和八思巴谈了许多问题,建立了很好的私人交情。公元1260年,蒙古皇帝蒙哥汗去世。拖雷的第七子阿里不哥第四子忽必烈争夺皇位,在这种形势下,西藏的各个喇嘛上师和贵族势力也分别依靠蒙古皇族的不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378977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学:第十三章 戒行论

    祥见第四章第七四项。   (8)《太虚集》386页,第三十、三十一条。   (9)据香港《东方日报》1998年4月22日第三版所载统计表,自1996年10月到1998年4月止,台湾地区共发生了“...专制时代的法制精神更大异其趣。佛教要激浊扬清,除了根据现代环境与法制,去善自努力以外,恐怕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。   第二  戒律的适应性问题   由于社会环境的急遽变化,佛教规范如何与时代配合,...

    劳政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882147.html
  • 解打鼓

    。所以者何?信心行者,天神地只亦悉敬伏,魔界外道亦无障碍,罪恶业报亦不能感,诸善亦无所及,故为无碍之一道。”(第七) 又曰:“念佛者乃使行者非行非善也。不以吾等计划行之,故云非行,非吾人计划所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886612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因烦恼必依定力灭除故。   第七,辑录《大毗婆沙论》中,有关阿罗汉的论题。以阿罗汉为中心,为究极圣果的有部,于《婆沙论》中,常出现与阿罗汉有关的话题。本节辑录:一、阿罗汉行五法,令他相续烦恼不起。...,探究有关“圣果”的内容,以及相关论题之学派诤议,藉以窥见部派佛教时代,论师们心目中的圣者风貌,以及背后的思想内涵。   本文大分为七。   第一节,论“大天五事”。西元前三世纪中,孔雀王朝的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